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有关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大竹县自然资源局守正创新、担当实干,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创新开展了“生态修复,支部在行动”活动。6月以来,县局已组织10个党支部结对共建全县26个非煤矿山,督促和帮扶矿山企业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工作,形成“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带党建”的良好工作氛围,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以宣传教育为主导,环保意识大提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从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抓起。为提高矿山企业业主、工作人员以及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法制意识,各党支部通过分发宣传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讲述典型环境资源违法案例,敲响“环保有红线,切莫触碰”警钟,使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深入人心。贯彻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县委县政府矿山生态修复与恢复治理推进会会议精神,安排部署矿山生态修复与恢复治理工作,坚决打赢矿山生态修复的攻坚战。
“今后,我们将自觉规范生产行为,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抓好生态修复工作,坚决将问题整改落实到位。”通过宣传教育,矿山业主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履行“边开采,边修复”企业义务,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
以结对帮扶为核心,合力攻坚见成效
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各支部与矿山企业两新党组织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实际的行动帮助矿山开展好生态修复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月19日,局机关党委带领各支部党员到九盘山恒源矿业巨峰矿区示范点进行考察,认真学习矿山生态修复的先进经验,为有效开展帮扶工作做好铺垫。为加紧矿山覆土复绿步伐,连日来,支部党员们利用专业技术特长提供了绿化树木栽植等技术支持,同矿山工作人员一道,抢抓阴雨绵绵天气,利用栽种树苗、播撒草籽、种植藤蔓植物等途径,整体协调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全县26个持证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钧已全面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共计生态修复面积830.64亩。
齐心协力抓生态,合力攻坚解难题。县自然资源局委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九一五、一三六地质队等地质专业团队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在全县矿山推广块段式、台阶式有序开采,改进露天采矿技术、减少对生态植被的毁坏;同时推行“剥采—整理—覆土—复垦—植绿”一体化整治办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耕则耕,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确保最大程度、最高效地修复生态环境。
以督促检查为手段,跟踪问效促落实
活动以督促检查为手段,协助地勘矿管、生态修复、地灾防治、执法大队等相关股室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修复的督查,通过执法处罚,促使矿山企业形成“边开采、边治理”的理念,自觉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连日来,各支部积极行动,通过座谈、实地查看等形式了解各企业矿山生态修复情况,认真对照《非煤矿山基本环保措施要点》10项指标进行检查,发现部分矿山存在场地卫生较差、裸露区未完全覆盖、采矿闭坑区域没有进行复绿、生产场所无绿化、土工膜准备不够等问题,党员们当即就生态修复的重大意义和现实要求进行积极宣传,对企业主提出整改建议,7月初,还将对其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环保设施更加完善,扬尘少了,工地和周边环境更加整洁规范,工作起来更加轻松愉快。”矿山工作人员真切地感受到生态治理带来的良好变化。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以来,大竹县累计投入生态修复治理资金2650余万元,恢复总面积达1590亩。让原来受到干扰或者破坏的生态系统,重新焕发活力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生态修复,支部在行动。活动以结对共建为契机,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活动,提高社会感召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共同提高,是一次工作经验交流的有益尝试。下一步,自然资源局各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开展好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